唐山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调研

物 理 试 卷

命题人:师国臣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为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构成了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基础,它的推出、地球引力的发现和微积分的创立使得牛顿成为过去一千多年中最杰出的科学巨人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例

B.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验证

C.牛顿第一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

D.为纪念牛顿,人们把“力”定为基本物理量,其基本单位为“牛顿”

2.如图所示,沿光滑竖直杆以速度v匀速下滑的物体A通过轻质细绳拉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B,细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B向右匀速运动         

B.物体B向右匀加速运动

C.细绳对B的拉力逐渐变大

D.细绳对A的拉力逐渐变小     

3.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卫星的运行周期为2天,A轨道半径为B轨道半径的,则B卫星运行周期大约是

A.1~4天 B.4~8天 C.8~16天 D.16~20天

4.如图,一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A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点。O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R,OB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A. B. C. D.

5.如图所示,楔形物A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粗糙,斜面上有小物块B。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B,使之沿斜面匀速上滑。现改变力F的方向至与斜面成一定的角度,仍使物体B沿斜面匀速上滑。在B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对改变力F的方向后的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F可能减小可能增大

B.A对B的摩擦力增大

C.物体B对斜面的作用力不变

D.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变大

6.在水平桌面M上放置一块正方形薄木板abcd,在木板的正中央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如图所示。先以木板ad边为轴,将木板缓慢向上转动,使木板的ab边与桌面的夹角为θ;再接着以木板的ab边为轴,将木板缓慢向上转动,使木板的ad边与桌面的夹角为θ(木板的ab边与桌面的夹角为θ不变)。在转动过程中木块在木板上没有滑动,则转动以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两根细绳拉住一个小球,两细绳间的夹角为θ,细绳AC呈水平状态。现将整个装置在纸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共转过90°.在转动的过程中,CA绳中的拉力F1和CB绳中的拉力F2的大小发生变化,即

A.F1先变小后变大

B.F1先变大后变小

C.F2逐渐减小 

D.F2最后减小到零

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A、B与斜面的摩擦因数均为μ,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A.增大B的质量mB

B.增大斜面倾角θ

C.增大拉力F

D.增大两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μ

9.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甲、乙两滑块(视为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AB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立即弹开(之后将弹簧拿走),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可能相等

B.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C.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相等

D.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10.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A.当F < 2μmg 时,A、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时,A的加速度为

C.当F > 3 μmg 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卡上。

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11.两同学用图(a)中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

(1)该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用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拉力,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使砂和砂桶质量尽量 些。(填“大”或“小”)

(2)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关系图线。

一同学在实验中并没有采取平衡摩擦力的措施,则画出的图线可能为图(b)中的____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

(3)另一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画出的a-F图线如图(c)所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太大 B.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太小

C.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较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较大

12.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一小球作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g=10m/s2,那么:

(1)闪光时间间隔为 s;

(2)小球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是 m/s;

(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13.为研究实验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规律,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时,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

如图所示,某同学先把纸带每隔0.1s剪断,得到6个短纸条,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在坐标系中,使这些纸条下端对齐,并与x轴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也不重叠。

(1)在第1个0.1s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cm/s。

(2)取第1个0.1s内中间时刻为0时刻,请画出v-t图象。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__m/s2

三、计算题(本题共33分,其中14题10分,15题11分,16题12分。解题过程中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14.如图所示,一根劲度系数为k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A。手持一质量为M的木板B,向上托A,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a<g)匀加速向下运动,求:

(1)加速运动时经过多长时间A、B分离。

(2)手作用在板上作用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5.如图所示,圆弧轨道AB是在竖直平面内的1/4圆周,半径为r,在B点轨道的切线是水平的。在圆弧轨道的下面有一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中心轴BO2匀速转动,一小球(可看成质点)从某处下滑,到达B点时速度为v(此时速度方向恰与OC平行)。

(1)小球到达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2)要使球刚好落在C点,BO2间的距离h应为多少。

(3)要使球刚好落在C点,圆板转动的角速度ω应为多少。

16A.(普班、实验班做)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木板长为L=4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上表面左端静置一个质量m=2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从某时刻开始,用水平力F=10N一直向右拉滑块,使滑块从木板上掉下来,g取10 m/s2。求:

(1)该过程木板的位移;

(2)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3)若在F=10 N的情况下,能使小滑块恰好能从木板上掉下来,此力作用的最短时间。

16B.(英才班做)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木板B,质量为M=1kg;在其左端有一小物块A,质量为m=2kg;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0.4,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从t=0时刻开始,在A上作用F1=18N的水平向右的恒力,经过t1=3s的时间,变为水平向右的恒力F2=6N,作用t2=2s的时间后撤去外力作用,物块A恰好不从B上掉下来。求:

(1)力F1作用的t1=3s的时间内,物块A和木板B的加速度aA、aB各为多大?

(2)木板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B是多大?

(3)木板B的长度L。

本卷第13题在答题卡上应呈现为如下样式:

注意不要把坐标图弄丢!

13.

(1)_____cm/s。

(2)请将v-t图象画在右图中。

(3)________m/s2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