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一期初考试
物理试题
命题学校:东港市第二中学 命题人:隋立波 校对人:孙永东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9为单选,10-12为多选。全部选对得满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2.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B.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惯性大小的,因此又叫惯性定律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朝什么方向运动,则在这一方向上必定有力的作用
D.依据牛顿第三定律,跳高运动员起跳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人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
3.有几个同学在一次运算中,得出了某物体位移x的大小同其质量m、速度v、作用力F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式分别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x=v/2a B. x=mv3/F C. x=Ft D. x=mv2/2F
4.如图,一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在A处把工件轻轻放到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工件便被送到B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件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做匀速运动
B.工件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匀加速运动
C.提高传送带的运动速度,一定能缩短工件的运送时间
D.不管传送带的速度为多大,工件的运送时间是一样的
5.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又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g=10m/s2,则:
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大小为5m/s
B.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C.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m/s
D.小球是从2.5m高处自由下落的
6.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个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为 ( )
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
7.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各用10 N的力拉住轻弹簧的两端,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
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 N/m
C.根据公式k=F/x,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
D.弹簧所受的合力为10 N
8.电梯早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设某人乘坐电梯的 v-t 图象如图,取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t 1 时间内人处于失重状态
B.t 2 ~t 4 时间内人处于失重状态
C.t 2 ~t 3 时间内与 t 3 ~t 4 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0~t 1 时间内和 t 3 ~t 4 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的粗糙斜面加速下滑,斜面质量为M,下滑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物体下滑过程中( )
A.斜面体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B.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C.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D.斜面体受地面的支持力的大小为(M+m)g
10.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个物体用两根轻质细线,分别悬挂在天花板上的A、B两点,两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且,两物体间的轻质弹簧恰好处于水平状态,两根绳子拉力分别为TA和T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1.竖直上抛的物体,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时间相等、位移相同
B.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C.整个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均相同
D.只要竖直上抛的初速度大于10 m/s,物体上升过程的最后1 s时间内的位移总是不变
12.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体在F=20N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滑动,斜面固定不动且与水平方向成=37°角,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拉力F作用物体2s后撤去。(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运动时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20N
B.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11m/s2
C.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0m/sD.物体向上运动的时间为7s
二、填空题(共18分)
1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某同学在做该实验的一些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相应的字母).
A. 拉橡皮筋的绳线要细长,实验中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B. 拉橡皮筋结点到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 拉橡皮筋结点到某一位置O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D. 实验中,橡皮筋应该与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E.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
14.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在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只需填A或B)
A.小车质量 B.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
(2)实验中,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具体做法是 (只需填A或B)
A.在塑料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带着纸带匀速运动。
B.取下塑料桶,垫起滑板的一端,使小车带着纸带匀速运动。
(3)实验中要使小车的质量 (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才能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塑料桶和砝码的重力。
(4)在该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某点起,取五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s1=2.15 cm,s2=2.90cm,s3=3.70cm,s4=4.40cm ,则利用逐差法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后,依照数据正确画出a-F图像如图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是 _____
(6)实际上,在砝码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将趋近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为_______m/s2。
三、计算题(计算题必须有方程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其中15题10分,16题12分,17题14分,共34分.)
15.如图所示, 小车的顶棚上用绳线吊一小球, 质量为m, 车厢底板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当小车沿水平面匀加速向右运动时,小球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木块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2)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3)若木块与车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小车相对车底板即将滑动时,求此时小球对悬线的拉力。
16.小王以72km/h的车速匀速行驶时发现前面的卡车与自己的距离一直为8m。卡车突然发现前方路面有塌方,立即猛踩刹车减速,加速度为4m/s2。小王经过1s后才反应过来,也猛踩刹车。小王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少才能不撞上前面的卡车。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长为L=2.7m的木板,其上表面光滑且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0.2m,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A、B是其左右两个端点.当木板的速度v0=4m/s时对木板施加一个大小为3N的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同时将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轻放在木板上的P点(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P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PB=L/3,经过一段时间,小球从木板脱离后落到地面上.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取10m/s2.求:
(1)小球从放到木板上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2)小球落地瞬间木板的速度.
1.A 2.D 3.D 4.B 5.B6.C 7A 8.B 9.B 10.AC 11.CD 12.AC
13. F′ AB 14、A B 远大于 0.763m/s2 未平衡摩擦力或长木板倾角太小 (3)9.8或10
15.(1)(2)(3)
解:(1)小球的加速度与小车的加速度相等,小球受力如图所示,设加速度为a
ma=mgtan30°(2分)a=gtan30°=(1分)(2)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F=Ma=(3分)
(3)(4分)
16. 设从卡车开始刹车到两车共速用时t,,
小王行驶距离
卡车行驶距离
并且
。 前两个式子每个式子3分,后三个式子每个2分,共12分。
17.解:(1)对木板施加恒力F后,木板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分)
木板速度减为零时,向右的位移为x0,所用时间为
(1分) (1分)
此后木板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再经过t1时间从木板右端B落下
(2分)
(1分)
小球落地所需的时间, = 0.2s (1分)
小球落地的总时间为t=t0+t1+t2=s (2分)
(2)小球刚离开木板瞬间木板速度 (1分)
小球离开后,木板的加速度 (2分)
所以小球落到地面时,木板的速度 v2=v1+a2t2=2.63m/s (1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